基金会要闻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25蕲春茶 产业交流会”隆重举行

来源: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25-11-15  字体大小: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扶持地方经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践行社会公益,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11月14日,以“青山绿水蕲春茶,科技赋能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蕲春有机茶产业交流会,在医圣李时珍故里——蕲春县高潮村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汇聚政企研多方力量的产业盛会,不仅亮出了蕲春有机茶改良的“成绩单”,更敲定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为这座千年茶乡按下“品牌升级+国际出海”加速键。

本次交流会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蕲春县人民政府协办,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吸引约150人参与。参会人员中,既有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邵曙光、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蕲春县政府等领导,也有茶叶专家朱仲海,还有本地茶企代表、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主流媒体记者,共商蕲春有机茶产业发展,本场交流会由蕲春县副县长谭浩主持。

 

蕲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皓主持会议

 

蕲春茶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汉代,唐代即为宫廷贡品,陆羽《茶经》中记载的“蕲门”“团黄”等历史名茶便产自此地。

 

蕲春县副县长李链稳致辞

 

蕲春县副县长李链稳在致辞中介绍,蕲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深厚的药茶文化底蕴,正全力推进有机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他指出,县委、县政府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茶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引擎。如今,蕲春县拥有茶园3.75万亩,年产干茶2500吨,综合产值近8亿元。其独特的“高山云雾”生态环境,孕育出白茶、黄金芽等优质茶品,成为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邵曙光回顾项目成果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邵曙光回顾了与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的“蕲春县有机茶园建设及品牌营销项目”成果。她强调,通过土壤改良、绿色防控、技能培训与品牌打造,项目首期历时9个月,3000亩示范茶园已实现茶叶品质提升并达到欧盟标准。今年,正在实施改造蕲春县北部地区茶园1480亩,重点从茶园土壤改良、精细加工,到品牌打造及茶叶营销着手。经过持续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为蕲春县茶产业注入了经济新活力,为蕲春茶走向国际奠定了坚实基础。邵曙光理事长说,“这里的茶香,伴着浅浅的‘艾香’,共同诉说着蕲春生态农业的纯净与健康。”

 

 

茶叶专家朱仲海进行主旨发言

 

茶叶专家朱仲海围绕“土壤改良与绿色防控的技术趋势”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全国干毛茶产量约37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5%以上,茶园面积约349.52万公顷,茶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质量安全方面,整体形势持续向好。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茶叶农药残留合格率已长期保持在98%以上。蕲春县通过科学改良土壤、推广生态种植,正在走出一条“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质量管控之路,为打造“中国有机茶产业第一县”提供了技术路径。

 

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国平(左)发布《规范》、刘河镇党委书记陈虎(右)分享经验

 

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国平现场发布了《蕲春有机茶技术管理规范(2025)》,标志着蕲春有机茶产业迈入标准化、体系化管理新阶段。刘河镇党委书记陈虎以蕲春县高潮村为例,分享了土壤有机化改良后茶叶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的实践成果。据介绍,改良后茶园亩产增收30%以上,茶农收入显著提高,有机转型成效初显。

 

 

蕲春茶海外出征发布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蕲春茶海外出征”发布仪式。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蕲春县政府相关领导共同拉起了蕲春有机茶远航的风帆,启动“蕲茶出海”计划,将于12月4—7日在第六届悉尼茶博会亮相!这标志着蕲春茶正式扬帆远航,走向澳大利亚悉尼茶博会,对接国际市场。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蕲春有机茶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共创未来的产业动员会。在科技赋能、文化加持、产业出海的多重驱动下,蕲春县正朝着“中国有机茶产业第一县”的目标稳步迈进,蕲春县的做法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案例。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 2016

www.chinateafund.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 通正国际大厦 12层1212 传真: 010-63344596

电话:010- 66179496 63344596

传真:010-63344596

E-mail:teafund@126.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987号

  京ICP备110105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