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
两国元首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一年清明春光好,唐琴茶韵中国风。正值全国茶区“且将新火试新茶”之际,一条特大国际新闻传播到了海内外——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这生动的场面,精彩的瞬间,再次谱写出了中法两国元首真情茶叙,续写中法友谊的新篇章!
我们是从新华社和央视等媒体记者报道中看到的……春天的广州,春和景明,繁花似锦。坐落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依山傍水,亭台叠瀑,别有风情。习近平热情欢迎马克龙访问广州,表示很高兴同马克龙总统再次相聚畅谈。
在这期间,两国元首在庭园散步,边走边聊,不时驻足,饶有兴致地观赏岭南园林的独特景致。随后两位元首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
图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赏听古琴弹奏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循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习近平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
古琴的发轫,可以上溯至上古尧舜时期,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居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为中国所独有,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公认的人类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
在松园为两国元首弹奏《流水》的艺术家是古琴演奏家李蓬蓬。她弹奏的那张琴大有来头,名叫“九霄环佩”,制于唐代,已有1267年的历史。九霄环佩古琴现存世仅四张,均为唐琴。中国现今收藏的所有古琴当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的“九霄环佩”。“九”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至高”之意。琴名中的“九霄”指的也是极高的上空、仙界;“环佩”是中国古人佩于腰上的玉制饰物,相碰时能发出悦耳的叮当之声。“九霄环佩”斫制匠心独运,制作精良;发音九德兼备,尽善尽美;藏者名家如云,流传有序……这一切,使得它成为举世闻名的国宝。目前“九霄环佩”一共存世四张——
第一张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二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三张在辽宁省博物馆,第四张为香港私人藏家收藏,四者虽尺寸各有不同,但形制则完全一致。
古琴遇知音,可遇不多得。早在2003年北京嘉德拍卖会上,商人何作如以345万元竞得第四张九霄环佩古琴。龙池内刻有“至德丙申”(唐肃宗元年)隶书腹款,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凤沼间有两枚方印,一为“清和”篆印,一为“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内填金漆。后经古琴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李蓬蓬父亲)调校,在他指下焕发出了完美的音色。李祥霆以七个词评价这张唐琴的音韵:“松透、恬静、圆润、雄伟、沉厚、悠远、神奇”,堪称一绝中的珍宝。
熟知内情的人介绍说,随后何作如每有琴会,都邀请李祥霆过去操琴,而李祥霆出席重大场合也向何作如借琴弹奏。就这样,何作如、李祥霆和“九霄环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合作转借关系。这就是说:琴棋书画诗茶花,文明国风代代传。
一缕茶香,牵起中法两国情缘。此次茶叙的茶是广东的两款名茶——“凤凰单丛茶”和“英德红茶”,实为国茶珍品。
图为“潮汕屋脊”之称的凤凰山风景
中国地大物博,特产丰富,一方水土一方茶就是事例。
话说一下松园茶叙里的凤凰单丛茶。此茶是广东潮州一带的本地名茶。“凤凰”指的是这种茶叶的主产地是有“潮汕屋脊”之称的凤凰山东南坡地,“单丛”是指这种茶的茶树都是单株采摘,单株制茶。相传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凤凰单丛茶独特之处在于它丰富又复杂的香型,目前细分的就有100多种,也因此被誉为“茶中香水”,滋味甜醇,独具风味。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我国六大茶类中乌龙茶与其他茶类的工艺不同,属半发酵茶,工艺制作上精细、复杂、讲究。目前,凤凰单丛茶大部分还是手工制作,保持着独有的制作工艺,颇显“工匠”精神。
图为冲泡出的凤凰单丛茶
每年清明前后,开始采摘春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采摘周期为40天。具体开采时间要根据当年的天气和温度情况,凤凰单丛讲究下雨天不采茶,清晨露水不开不采茶,太阳下山时不采茶,采摘要轻采轻放,停采停放,查一个换一个,从不马虎。
图为亮晒的凤凰单丛鲜叶
制作工序分为采青、晒青、凉青、浪青、发酵、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每道工序都要视茶青质地、气候变化等因素灵活掌握。其中,摊青要及时,按照早采厚摊、后采薄摊的原则;在晴天采用日光晒青和阴天采用加温萎凋。凤凰单丛茶制作工艺核心是做青和炭焙。单丛茶的香气比较综合,经过焙火后,自然的香气有了一些变化,展现出的味道更香、更纯粹。
真可谓是:
褪去火气显本香,青茶类列半发酵。
炭火烘焙松烟香,凤凰单丛唯代表。
图为凤凰单丛制作流程
中国红茶英德红,其产于广东英德,为我国红茶类里的佼佼者。英德,岭南古邑,又称英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重镇,有着“中国红茶之乡”的美誉。全市面积5634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环境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64%,拥有广东省连片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德气候温暖多雨,丘陵、台地资源丰富,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
英德市产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所著《茶经》中已有相关记载。至今英德石门台、阿婆嶂等地仍生长着野生茶树,留存着规模较大的野生茶树分布区。英德红茶创制于1959年,并在当年即实现出口创汇,被誉为“东方金美人”,开创了广东地区生产、制作红茶的先河。英德红茶品种优良,茶叶外形条索肥壮,显毫;汤色橙黄透亮;香气高扬,甜香浓郁;滋味柔甜、醇厚;叶底红褐油亮。入口简称“浓、醇、甜、香”。中外国家元首都曾经品尝过了英德红茶,并给予高度评价,达到了“一瓯为寄忘年友,此味应须识此情”的目的。
图为英德地区标准化茶园
英德红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评“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世界高香红茶”,并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2021年5月,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2021年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到32.64亿元,在全国108个参与评估的公共品牌中排名第24位,广东省内排名第一位。
真可谓是:
红叶红汤全发酵,活性物质均氧化。
滋味醇和更顺滑,呈奉嘉宾最合宜。
品茗论道,美美与共,中国茶叶香天下。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茶和天下,世界大同。松园茶叙既是两国元首间的对话,更是两大文明的对话,它将在中法友好交往的历史上留下珍贵的记忆。中法是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面对后疫情时代的风险挑战,中法双方将继续密切各层级交往,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增进战略互信,推动双边关系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而中国茶叶,也在其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茶比常年早,松园品茗飘清香。为了倡导“茶为国饮”,进一步促进全球茶文化交融互鉴,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和科学文化交流,癸卯年春夏时节,陕西省茶人联谊会配合有关部门,将在古城西安继续组织发动开展“国际茶日暨全民饮茶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茶事内容,充分落实2019年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的重要方案,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在“三茶统筹”发展中贡献一份茶人力量!
这正是:
“一带一路”东方潮,海外天涯知己来。
春天故事讲不完,唐琴茶道耀中华!
参考文献
此文撰写参考了《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8日第01版新华社记者杨依军《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非正式会晤》报道;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2023年04月10日发表于浙江《中法两国元首松园茶叙,续写中法友谊新篇章》一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4月12日第07版记者李舫、郑娜《故宫古琴》一文,特此说明。
(作者:韩星海,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国家一级茶叶审评技师、全国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研究所茶叶审评师、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系吴觉农茶学思想功勋奖章获得者,曾先后著书出版通讯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和茶文化专著23部,并有上百篇(件)作品在全国获奖。其人事迹还被入编著到《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华茶人诗描》等多部书籍中。目前还被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社聘任为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等)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 2016
www.chinateafund.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 通正国际大厦 12层1212 传真: 010-63344596
电话:010- 66179496 63344596
传真:010-63344596
E-mail:teafun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