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化黑茶的老字号,晋丰厚不可或缺;说到安化黑茶的金花黑茶(金花散茶),谌小丰功不可没。曾经有一位黑茶研究专家说,谌小丰是几十年来安化黑茶界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如果要写新时期的安化黑茶史,没有他,将是不完整的!
谌小丰出生于制茶世家;第一个办私企;开发出金花千两、金花散茶……他的一生与安化黑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的人生也象安化黑茶:历经揉捻、烘焙、压制、冲泡等,最后成为一杯好茶,而且经过岁月的陈化,越来越香、越来越醇。
酉州是其中一个重要茶马古镇,有晋丰厚等十多家茶号。谌氏一脉是安化制茶世家,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谌家与山西榆次巨商常万达家族合创晋丰厚茶号,迄今已历六世风雨。晋丰厚茶号全盛时拥有四个茶行、五个字号(晋丰厚、兴隆茂、诚记、宝聚兴、美记)。
1979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思维敏锐的谌小丰第一个“吃螃蟹”:拿出全部的积蓄1600元,办起了安化第一家塑料厂,因当时私人办企业还是“雷区”企业挂集体牌子,但大队不出钱也不参与管理,由谌小丰个人承包,自负盈亏,被称为“地下塑料厂”。几年时间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当时全村有劳动力799人,就有600余人在塑料厂工作。谌小丰先后拿出30余万元,为当地造林、建果园、修学校、修路、架桥、架设电话线等,造福乡梓。
就是这5000担茶,为谌小丰的黑茶事业立下了奇功。原来留下来的这5000担茶是最好的高山原料,一个月后谌小丰送茯砖样品去茶叶公司,因为全是手工压制,压得特别紧,金花发的特别好,茶叶公司很满意。现在一些藏家手中还有少量的这批砖茶,非常珍贵,市场价一万多元一块。
第二年县茶叶公司在黄沙坪办了一个加工厂,谌小丰看到给茶叶公司加工黑茶前景堪忧,于是把砖茶厂让给了酉州村委,重新创办了酉州茶行,主要生产边销茶。酉州茶行发展十分迅速,建立了三个生产车间,有一千余名工人,分三班加工生产安化黑茶,火热的场面,重现出当年“茶市斯为盛”的壮观。每月生产毛茶一万余担,一个月有8节火车皮黑茶发往新疆,砖茶产量占到全国边销茶总产量十二分之一,产品畅销西北各省区,甚至吸引了蒙古、俄罗斯等国外茶商购买。
酉州茶行是安化第一家私人企业,当时国家政策对私营企业雇工人数要求不得超过8人,但谌小丰的茶行超过了1000人,1987年酉州茶行年总产值达765万元,这样的企业规模在当时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酉州茶行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政府、专家和学者的极大关注和研究兴趣,前来酉州茶行参观、调研的队伍络绎不绝。
谌小丰先后被评为县、市、省各级劳模;1988年,谌小丰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与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等10 人被评为全省最佳农民企业家;1989年,谌小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湖南省十大优秀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1年荣获湖南茶业十大杰出人物称号;2015年,第三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组委会授予谌小丰“安化黑茶制茶大师”荣誉称号。
进入21世纪,安化黑茶在多年的沉寂之后开始了复苏,曾与安化黑茶一同跌入谷底的谌小丰又看到了希望,立即着手恢复酉州茶行的生产运营,同时将酉州茶行更名为“晋丰厚”,传承与复兴祖辈留下的茶叶老字号。
此时的黑茶销售从边销开始转向内销,需求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谌小丰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传承古法制茶工艺的基础上研发新产品,独树一帜,才能占领制高点,在市场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
于是,年过花甲的谌小丰开始了他的安化黑茶创新之路。
当时的传统认知,千两茶是不发花的。但谌小丰却不这么认为,对千两发花技术较上了劲,他通过自学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了防止别人打扰,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看书。通过对茶叶加工过程进行反复的科学分析,他对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制茶技艺有了更加科学的认知,掌握了科学的原理和精确的数据。
▲ 2009年“金芽奖”中国黑茶杰出品牌奖杯与证书 第三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创新金奖
2007年,谌小丰“金花”千两茶研究获得成功,当年在湖南会展中心开茶博会,他原本没报名参加,当时主办方帮他搞了个小展位,谌小丰把金花千两锯断,摆在那里,金花发得非常好,断面呈金黄色,吸引了施兆鹏教授等一干专家和参会者的关注,成为当届茶博会的一大亮点。经省茶叶检测中心检测,每千克茶内的冠突散囊菌数量为99万个,是茯砖茶冠突散囊菌国家标准的33倍。当年在中国(东莞)茶文化节上金花千两茶荣获“茶王”称号。2009年谌小丰的金花千两茶制作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受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委托,晋丰厚茶行成为“迎奥运茶火炬”指定的生产与销售企业。谌小丰带领企业团队,克服种种难关,精选安化一级黑毛茶制作了迎奥运茶火炬,受到了国内外体育爱好者、茶艺爱好者的青睐,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收藏为唯一火炬黑茶。
掌握千两茶发花的技术后,谌小丰又想到了散装黑茶的发花问题。2009年,他在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刘仲华等黑茶专家的指导下,突破了黑茶散茶不能发花的瓶颈,成功研制出金花散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通过了省级成果鉴定和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一技术实现了在安化黑茶所有品类都能发出珍贵的金花,为安化黑茶的创新做出了新的榜样。
▲ 刘仲华教授与晋丰厚第六代传人谌小丰
攻克了千两茶和散茶发花的难题后,谌小丰又开始琢磨千两茶的生产工艺了。因受到温度、湿度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依照传统,采制千两茶的时间一般在农历7-9月间进行,茶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谌小丰说,千两茶制作要打破靠天吃饭的局限,必须实现现代化的连续生产。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千两茶的加工方法获得了重大改进,全天候生产的千两茶经检测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他的这一创新成果,获得了安化黑茶企业的认同和采用。
安化黑茶的特点是越陈越香,功效也更显著,越是陈茶越受欢迎。谌小丰通过对黑毛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特殊的醇化工艺,加工出来的新茶能达到陈化三年以上的口感和汤色标准。
通过不断地创新,谌小丰的晋丰厚茶行生产的安化黑茶产品特色鲜明,广受消费者欢迎,2009年,晋丰厚被评为中国黑茶杰出品牌;2013年,晋丰厚获得“湖南茶叶十大畅销品牌”称号;2014年,晋丰厚获得“湖南省老字号”称号。
谌小丰介绍,2016年他又根据安化黑茶降血糖的功效,研制出了降糖的新型食疗方法,他采用陈年安化黑茶、玉米等有机食品,组合成降糖食品,通过周边患糖尿病亲友的食用,证明降糖效果十分显著,谌小丰已经将这一新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正在向政府有关部分申请成果鉴定和临床实验。
融晋湘文化 传百年茶韵
2008年,在长沙茶市谌小丰的店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交谈之后,原来这几位是山西太原市的领导,去广州开会,特意在长沙停留,希望寻找一些晋商留在湖南的线索,结果一入茶市看到了晋丰厚的名字,双方相谈甚欢,山西领导特意邀请谌小丰参加当年在太原举办的晋商文化研讨会。
2008年,谌小丰受邀参加了山西第一届晋商文化研讨会,当年即在太原开办了茶叶专卖店,这是安化黑茶在山西的第一家店,晋丰厚茶行第七代传人、现任董事长谌超美女士放弃在外资企业优越的待遇,转战晋地,全身心投入晋商文化的挖掘和茶叶店的运营,一待就是六年。晋丰厚34位大掌柜合影这张图片就是谌超美女士在山西寻访到的,目前存于晋商文化博物馆中。
谌小丰寻找到了晋丰厚联合创始人常万达家族的后人,常家后人虽已不再经商做茶叶,但二百多年的渊源让彼此有一份特别的亲切感,常家后人现已成为晋丰厚茶行山西的代理。
有一年冬天,谌小丰因病住院,刚好有山西的客人来访,他二话不说,拔了吊针就回家接待客人,这一番深情厚意与东汉时的大学问家蔡邕倒履相迎的故事如出一辙,客人非常感动。
2017年1月,委托山西运城市茶协会长关剑为运城关帝祖祠进贡晋丰厚金花百两茶,进香祈福。晋丰厚作为发起方之一,与晋商商会合作筹办成立晋商湖南商会在今年4月份有望正式成立。同时晋丰厚还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山西省政府组织的晋商企业质量万里行活动。
由于年事已高,谌小丰已决定将晋丰厚的发展重担交到他的女儿谌超美肩上,作为晋丰厚第七代传人,谌超美说,如何延续和发展这个百年品牌,责任重大,她将作出最大的努力,她相信,晋丰厚历经风雨洗礼,前途一定更加美好。
本文原载《安化黑茶》杂志2017年1期总第14期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 2016
www.chinateafund.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 通正国际大厦 12层1212 传真: 010-63344596
电话:010- 66179496 63344596
传真:010-63344596
E-mail:teafund@126.com